在可鍛鑄鐵件生產中,常見的鑄件缺陷有縮孔、縮松、疏松、氣孔、裂紋、粘砂、鑄件表面粗糙、縮陷、偏芯、錯型、澆不足、型漏、灰口、麻口、反白口、白邊過厚、變形、裂紋、氧化層過厚、花心斷口、過燒,樹枝狀晶疏松、回火脆性、退火不足等。
砂型鑄造是鑄造工藝的主要方法,約占整個鑄件生產的80%。砂型鑄造,按粘結劑材料分類,可分為粘土砂鑄造、樹脂砂鑄造和水玻璃砂鑄造等3大類。
常見的鑄造材料有:灰鑄鐵、可鍛鑄鐵、球墨鑄鐵、鑄鋼、鑄造合金鋼、鑄造黃銅等。
通過各種鑄造用粘結劑以及所適用鑄造工藝的應用現(xiàn)狀、技術特點、使用范圍、發(fā)展方向和存在問題等,對中國與歐洲鑄造工藝優(yōu)劣進行比較分析。
國內普通球墨鑄鐵鑄件的球化級別要求達到4級以上,(即球化率70%,)一般鑄造廠達到的球化率為85%左右。
鑄造氣孔是存在于鑄件表面或內部的孔洞,呈圓形、橢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形狀。